从一家小铁匠铺到全球农机巨擘,约翰迪尔(John Deere)自1837年成立以来已走过了180多年的风雨历程,目前,其已在11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工业基地,产品远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球领先的工程机械、农用和草坪机械、以及发动机的制造商。
“约翰迪尔一直秉承着‘诚实、优质、守信和创新’的核心价值观,努力为全球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农业和工程机械,并以不断创新来引领行业发展。”约翰迪尔中国区知识产权顾问史敬久表示,约翰迪尔于1864年提交了第一件发明专利申请,于1912年建立了知识产权部,可以说,知识产权一直伴随着公司的创新发展。他坦言,在中国市场,约翰迪尔也有自己的专利算盘。“相比专利数量,约翰迪尔更为看重专利质量,如何以更为合理的代价来开展高质量的专利布局是公司知识产权工作关注的重点。”他表示。
重视专利质量
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约翰迪尔一直积极参与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尤其在新疆、东北等大型农场都能看到约翰迪尔农业机械的身影。
“创新是约翰迪尔发展的不竭动力,在美国的研发总部,仅仅是一台拖拉机就有几百名工程师进行技术创新与研发。而在中国市场,如何将美国的研发成果进行本土化改造,已成为约翰迪尔在中国的技术工作重点。”史敬久表示,围绕在中国的技术研发,公司的知识产权工作也在同步推进。
“约翰迪尔将专利看作一项资产来投资,追求的是专利能给公司带来多少回报。”史敬久表示,约翰迪尔在提交专利申请前,首先回答的一个问题就是这件专利能给公司带来多少利益。在此理念的指引下,约翰迪尔内部设立了一个由工程部、市场部、知识产权部三方组成的专利委员会,工作内容之一就是判断针对某项技术提交专利申请的必要性。
他介绍,约翰迪尔在研发中如果发现一些创新点,会将这些创新技术汇集到专利委员会进行三方评审,由工程部初步判断其新颖性以及未来竞争对手应用这些技术的可能性;由市场部判断这些技术的市场价值以及对客户的吸引程度;知识产权部主要负责围绕创新点进行专利检索分析,出具专利新颖性报告为工程部和市场部的决策提供参考。
“专利委员会关于提交专利申请设置了一个评分体系,包含技术创新程度、市场价值、竞争对手研发情况等项目,专利评审围绕以上项目进行打分,并根据分数来决定是否提交专利申请以及提交哪种类型的专利申请。”史敬久表示,这种评审机制确保了约翰迪尔只对那些真正具备市场价值和投资回报的技术进行专利布局。
服务企业发展
在专利委员会中,知识产权部的定位明确,即主要提供决策参考,这与知识产权部在公司体系中的角色相统一。“在约翰迪尔,知识产权部的定位就是一个知识产权的服务支持部门。”史敬久表示,知识产权部门的主要工作重点就是配合业务部门开展工作,例如,业务部门提出某零部件的研发改进计划时,知识产权部就要及时跟进知识产权分析,从专利、商标、版权各个角度去考虑该零部件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此外,在业务部门开展项目并购时,知识产权部门还要及时跟进,协助其进行专利风险排查工作。
“在技术研发过程中,知识产权部门也提供了全链条的专利服务工作。”史敬久表示,公司知识产权人员要时刻保持与技术研发人员的交流沟通,从技术研发立项、技术研发关键节点、提交发明披露和专利申请的进程等方面,进行全程跟踪。
“对于竞争对手,我们希望能用专利形成威慑,使双方形成各自的技术路线,不在同一技术路线上产生专利碰撞。”由于农机行业的特殊性,较少发生大规模的专利诉讼,因此,在史敬久看来,约翰迪尔的专利更侧重阻止竞争对手仿制而非主动寻求专利许可和转让。他以近期发生的一个事例来说明专利对约翰迪尔发展的作用。在播种机领域,约翰迪尔一直在全球保持领先。然而,某一竞争对手却计划收购另一播种机企业以与约翰迪尔形成有力竞争。发现此情况后,约翰迪尔随即对这家竞争对手的播种机展开专利调查,并发现其涉嫌侵犯自己的专利权,于是约翰迪尔在美国对这家公司发起了专利侵权诉讼,以期阻止竞争对手使用约翰迪尔的专利。除此之外,专利还是约翰迪尔开拓全球市场的“排头兵”。“产品未动,专利先行。在进军海外市场时,知识产权部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对目标市场、竞争对手的专利情况进行风险排查以及完善自身的专利布局,以保证公司业务的顺利开展。”史敬久表示。
近年来,约翰迪尔一直在积极加强智慧农业的研发与布局。在未来智慧农业场景中,如何更好地进行播种、喷洒等具体操作?史敬久提出了畅想。“无人驾驶的播种机将通过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对农作物进行精准化操作。喷药机能够在快速行进中对农作物和杂草进行智能识别,并仅对杂草喷洒农药,进而有效保护农田。”史敬久表示,目前,约翰迪尔正在围绕智慧农业展开技术研发与专利布局,希望下一步公司能依托技术创新为客户提供更出色的设备解决方案。